内容:★★★★☆
文笔:★★★☆☆
排版:★★☆☆☆
综合:★★★☆☆
作为一名工科生,我在文学方面并没有多大的造诣,本文只简单谈谈自己一些片面的观后感,如有谬误,欢迎指正。
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当属它的内容,作者高铭耗时数年与数百位精神病人进行深入交谈,期间通过录音和笔记详细地记录了他与病人间的交流过程,最后经过整理,完成了这一本书。
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并不是一份客观的访谈手记。照作者的原话,正文 48 个篇章中仅“近20余篇”来自真实案例,且这些案例也经过“增添或删减”。也许是为了达到某些艺术效果,作者“神化”了不少精神病人。比如书中多次提到有病人使用尖端的量子物理知识来构造自己的世界观,我很怀疑作者在著书时查阅了不少相关资料,替那些病人圆他们的观点,让那些病人的理论显得天衣无缝。这样一来,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都会上升,但书也会因丢失了真实性而成为小说。当然,书中的一些思考是深刻的,作者写书的目的不在于将其作为医学案例供后人分析,而是希望读者能看到更宽广的世界。
本书包含大段对白,遣词造句十分口语化,对交谈双方的神情、动作和心理没有过多的描写,不过也不奇怪,本书是事发后一年由作者按录音和笔记进行整理,缺乏细节在所难免。另外作者本身并不严谨,书中出现了类似“按百分比来说,某某大概占三分之一”这样的措辞,作者对《黑客帝国》这一部电影的英语称呼在书中也前后不一。
我从中山大学图书馆中借到了这本书,它由 2015 届某毕业生捐赠,因此可能为盗版书籍。书中有数量可观的错别字,印刷质量也不高。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有意思的书。